2013年南充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3年1月15日在南充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南充市人民政府市长 向 东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关于2012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市政府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突出项目攻坚,着力拉动增长、夯实基础。预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60亿元、增长20.4%,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5%。交通枢纽建设加快推进。巴南高速公路南充段建成通车,成德南高速公路具备通车条件,南大梁、巴南广、遂西高速公路建设扎实推进,南绵、营达、南泸高速公路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兰渝铁路南充段控制性工程基本完工,汉巴南铁路和南绵城际铁路前期工作顺利推进。高坪机场改扩建工程新跑道完成校飞试飞。南充旅游客运码头主体工程完工,嘉陵江航运配套工程前期工作有序开展,南充港都京作业区多用途码头建设扎实推进。东风南充公司燃气发动机生产线等102个扩能项目竣工投产。化学工业园“两桥一路”、临时大件码头全面竣工,铁路专用线、专用码头、污水处理厂建设快速推进。南充现代物流园骨干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新建嘉陵江南充段防洪堤13公里。整治病险水库66座。治理水土流失158平方公里。新建农村集中供水站145个,解决38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南门坝变电站等12座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建成投入使用。
(二)强化产业培育,着力扶优扶强、集群发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94户、新增39户,预计完成销售收入1500亿元、增长18%,工业增加值增长17.5%。四大优势产业完成销售收入1400亿元、增长18%,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93.3%。全市工业园区面积拓展到77平方公里,新入园企业82户,累计达到780户,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园区工业集中度达到63%。农村经济稳步发展。预计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80亿元、增长5.2%,畜牧业总产值241亿元、增长5.6%。新建高标准农田17.5万亩,新增灌溉面积24.6万亩,粮食总产量337万吨、连续十年稳居全省首位。新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新增产业基地18.5万亩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5387家。4个百里循环农业示范带基本建成,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初具规模。第三产业繁荣活跃。预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5亿元、增长16%,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05亿元、增长11.5%。川北农产品批发市场等项目加快实施;新增小额贷款公司7家、融资性担保公司2家,地方准金融机构实现县域全覆盖。五星花园商圈改造加快推进。农产品现代流通试点积极推进。阆中古城、南部升钟湖、高坪凌云山等景区功能得到提升,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155.4亿元、增长27.1%。
(三)加快城镇建设,着力完善功能、提升品质。完成城镇建设投资45亿元,全市城镇新增建成区面积23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39.2%、提高1.6个百分点。修订完善《南充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完成南充现代物流园控制性详规编制和化学工业园河西片区、火车北站站前片区等重点区域控制性详规修编,中心城区控制性详规覆盖率达到100%。南部县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已获省政府批准。45个小城镇完成镇域总体规划编制。中心城区市政新区振兴规划加快实施,下中坝片区、望天坝片区、江东新区、凤棲新城片区建设有序推进;嘉陵江四桥建成通车,北湖路改造、常青路建设全面完成,人民南北中路下穿隧道、金融大道等城市干道建设和五个高速公路出入口景观提升工程进展顺利;改造维修城市道路60万平方米,打通断头路12条。各县(市)新区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一批小城镇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不断加强。
(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增强动力、激发活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顺利推进。市级部门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转轨工作全面完成。国资监管体制不断健全。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试点和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有序推进。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0%。化学工业园成功发行8亿元企业债券,广南高速公路项目获得保险直接投资25亿元,全年实现直接融资109亿元。全民医保制度基本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全面推行。“一区八镇九村”统筹城乡改革发展试点启动实施,10个新农村综合体示范点初步建成。成功引进万科集团、上海绿地等一批知名企业。全年签约项目193个,到位资金335亿元、增长22%,新增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21个。利用外资总额4亿美元、增长17%,实现外贸进出口10.5亿美元、增长22.1%。争取国、省科技成果转化及战略性新兴产品、创新基金等重点科技项目113项。申请国家专利1060件、增长32%,获得专利授权488件、增长79%。实施工业企业技改项目162个,完成技改投资120亿元、增长20%。新认定5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新组建2个行业工程技术中心。
(五)加强社会建设,着力共建共享、促进和谐。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65.7%。“十大民生工程”投入资金87.6亿元,各项任务全面完成。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22元、增长13%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6771元、增长16%以上。新增城镇就业6.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整村推进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扶持农村贫困人口13.7万人。城镇职工“五大保险”覆盖518.4万人次,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249.1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09.8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8.3%,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41%,城乡低保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9471套、拆迁还房247万平方米,实施棚户区改造6423户,改造农村D级危房20372户。建成通乡通村公路2396公里。新建和改扩建城乡学校390所。川北医学院附院新院区门诊综合楼等5个市级重点医疗项目主体工程完工,5家县级医院、16所乡镇卫生院和156个村卫生室建成投入使用。保持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93%。。市体育中心改造和博物馆、西华体育公园等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全市文化馆、图书馆、纪念馆和40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5458个农家书屋免费开放。成功举办南充市第四届运动会。深入开展“平安南充”创建活动,刑事、治安案件发案率大幅下降。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持续好转。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指标均控制在省政府下达指标之内。一批积案老案有效化解。
(六)强化生态建设,着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17户工业企业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新型墙体材料使用率66%,预计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完成减排项目123个,7户工业企业和9户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完成污染限期治理。西充河等溪河流域污染治理加快推进。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建成投入运行,新建和扩建污水处理厂3个,新建垃圾处理场1个,城市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77.5%、81%。39个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10个乡镇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建成投入使用。启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二期,有效管护天然林614.6万亩,完成营造林65.7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83.9万亩,全市森林资源面积73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9%。
二、关于2013年工作安排
今年,将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建设枢纽城市,努力提升区位优势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兰渝铁路建设,争取将汉巴南铁路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路网规划调整范围,做好南绵、成渝广南、成遂南达城际铁路前期工作。加速建设遂西、巴南广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南绵高速公路,加快推进南泸、营达、营仪、绵阆巴、南充外环高速公路前期工作,确保南大梁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年内实现县县通高速。着力抓好国道212线、318线等一批国省干线公路的维修整治,争取一批道路升级为国、省级干线公路。新建通乡通村公路1650公里。力争嘉陵江航运配套工程南充段开工建设,确保南充旅游客运码头投入营运、南充港都京作业区多用途码头开港。全面完成高坪机场改扩建工程。
完善通讯电力基础设施。扎实推进网上政务大厅、公共应急管理平台、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搭建工业园区信息化协同工作平台。加快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城市“一卡通”、无线城市平台建设,逐步扩大手机支付的覆盖范围。开展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试点,促进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大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新增352个行政村通宽带、130个行政村实现光纤接入。加快化学工业园220千伏变电站等13个重点电力项目建设。
大力提升物流服务功能。突出抓好南充现代物流园建设,力争引进一批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同步推进顺庆、嘉陵、南部、营山物流中心建设。启动建设中国西部国际商贸城。统筹抓好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巩固提升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二)加快建设产业城市,着力增强经济实力
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油气化工、汽车汽配、丝纺服装、轻工食品四大优势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两大潜力产业,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800亿元。突出抓好以晟达新材料产业园系列项目为重点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培育。大力推进东风南充公司燃气发动机、新能源汽车生产线建设。争取国家茧丝绸质量检测中心落户南充。做强做大轻工食品产业。做好华能火电、天然气发电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生物发电、生物柴油等新能源项目建设。强化创新驱动,力争完成技改投资140亿元。新培育小微企业4000户以上。争创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促进产业沿链发展、配套发展、集群发展。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持续推进“5+3”特色优势产业基地的规模扩张和档次提升,新增连片产业基地20万亩。扎实推进升钟水库灌区二期、解元水库、九龙潭水库等骨干水利工程建设及病险水库整治,开工建设油坊沟水库,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确保粮食总产量达到340万吨。大力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一库两中心”建设,积极推进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加大中心城区北部新城、南部产业新城和江东新区商业副中心建设力度。启动建设市辖三区旅游精品环线,做好嘉陵第一曲流开发规划和项目包装,加快推进张澜故里等景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积极推动朱德故里琳琅山景区、嘉陵第一桑梓景区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大力支持阆中古城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着力推进十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建设,积极培育骨干文化企业。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三)加快建设宜居城市,不断提高城市品质
突出规划引领。坚持“全域规划”的理念,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加快编制生态城市建设、嘉陵江流域开发、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历史街区保护等专项规划。调整优化中心城区总部经济区、燕儿窝片区、小龙片区、文峰片区等控制性详规,加快县(市)和重点镇控制性详规编制。
狠抓城镇建设。突出抓好五星花园商圈提档升级和滨江大道景观提升、业态调整,优化城市空间系统。着力抓好市政新区和江东新区配套建设。加快北部新城、南部产业新城城市干道、公共服务项目和现代服务业项目建设。加快建设人民南北中路下穿隧道、西河路南延线、嘉陵江四桥延伸线,启动都京坝嘉陵江大桥建设和白塔嘉陵江大桥改造,打通一批断头路,完善市辖三区互联互通快速通道体系。完成五个高速公路出入口及机场大道景观提升工程。大力推进县城规模扩张和功能完善。
坚持生态打底。规划建设嘉陵江“百里亲水长廊”,加强构溪河、升钟湖、青龙湖等湿地公园保护,扎实推进北湖公园改造和城北公园、气象公园等城市公园建设。启动实施引嘉入西综合引水工程,打造融环保、休闲、旅游、安居于一体的景观长廊。加快实施城市慢行绿道、城区主干道生态隔离绿带建设和立体绿化、庭院绿化,增加城区“邮票”绿地面积。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水土保持和嘉陵江流域生态绿化等重点工程建设。推进农业清洁生产,降低农村面源污染。积极推进工业节能技改,加快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强化城市管理。加快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扎实开展“多创联动”,全面推行城区“门前五包”责任制。大力发展城市公交。积极发挥市民城管协会作用,加快构建“城管义工”服务体系。
(四)加快建设幸福城市,持续改善人民生活
千方百计促进就业。新增城镇就业7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积极开展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鼓励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自主创业。加大对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城镇零就业家庭等重点群体的就业扶持力度。提升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
切实加强社会保障。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社保基金安全运行。健全最低生活保障、临时生活困难救助等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困难群众生活保障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大力实施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加快构建投资渠道多元化、服务方式多样化、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体系。大力实施百姓安居工程,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3238套、拆迁还房200万平方米,实施棚户区改造2.8万户,改造农村C级危房2万户。
协调发展社会事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新建和改扩建52所幼儿园,改造一批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开工建设中心城区北部新城高中校,完成中小学校舍建设16万平方米。加快建设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新院区和市中心医院下中坝新院区,完成1家县级医院、1家疾控中心、7个急救中心和30所乡镇卫生院建设。启动西山运动场改造,加快建设西华体育公园综合训练馆、市体育中心配套工程;举办南充市第二届农民运动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以内。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
(五)加快建设文明城市,营造健康和谐环境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深入实施公民素质提升工程,大力开展文明生态村、文明小康村等创建工作。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
强化公共文化服务。启动建设“百里特色文化走廊”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社区、乡镇综合文化站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开工建设市科技馆、规划展览馆,加快建设市档案馆、文化馆、博物馆,完善市图书馆、大剧院服务功能。办好嘉陵江灯戏暨全国地方戏剧节、嘉陵江大讲堂、升钟湖钓鱼节等文化品牌活动。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扎实推进基层群众自治管理。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调解”活动,妥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强化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加强互联网管理。深入开展“平安南充”创建活动。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提升事故灾难和危害公共卫生、社会安全事件的预防预警、应急处置能力。
三、关于政府自身建设
(一)切实加强开放型政府建设。积极推行市政府全体会、常务会、专题会和规委会向社会开放。开设政府微博、市民论坛、市长短信平台,开展行政办公开放日、市长热线专题互动日等活动。
(二)切实加强责任型政府建设。强化责任追究,加大问责力度,形成主体明晰、责任明确、敢抓敢管的工作格局,切实解决慵懒散软问题。认真落实工作报告制度,严格实行目标倒逼,切实加强督查督办,对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坚持周报、月查、季挂牌。
(三)切实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进一步减少审批项目,简化审批程序,优化审批流程,提高行政效能;继续开展投资软环境整治,严肃查处影响发展环境、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精简文件会议,深入基层调研,切实解决问题。
(四)切实加强法治型政府建设。认真办理人大议案、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主动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建立和完善依法行政社会评价指标体系。规范执法工作流程,依法细化、量化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强化行政执法全过程监督。
(五)切实加强廉洁型政府建设。进一步完善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加快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实行电子化招投标、计算机辅助评标。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以良好的政风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国政府网
四川省政府网站
市(州)政府网站
市级部门网站(频道)
主办:南充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承办:南充市电子政务服务中心
网站标识码:5113000012 | 蜀ICP备05029665号-1 | 川公网安备51130202000205号